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

2、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

3、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9)1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

  1.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的3月1日为国家宪法日

  B.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设立国家宪法日,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D.法律的制定、实施不能与宪法相冲突

  1.【答案】BCD。解析: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A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正确。设立宪法日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依宪治国、执政的理念,C正确。与宪法冲突的法律无效,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冲突,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A.游行 B.言论 C.罢工 D.集会

  2.【答案】ABD。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故本题答案选ABD。

  3.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范围内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3.【答案】AB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六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有权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故本题答案选ABC。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

  1.国务院组成人员有:

  A.总理 B.副总理 C.部长 D.副部长

  1.【答案】ABC。解析:《宪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国务院由下列人员组成: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的组织由法律规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2.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情形有:

  A.在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B.来自精神病人的侵害

  C.除采取紧急避险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

  D.来自自然界力量的危害

  2.【答案】AC。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职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基于法定职责,即使对本人可能造成危险但依然要去执行,比如消防人员等,所以A选项不适用;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所以C选项也不适用。故本题答案选AC。

  3.有关犯罪预备,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规定要予以必要的处罚,但从犯罪预备到犯罪既遂之间会有一个过程,它毕竟尚未造成对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故本题答案选ABCD。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9)1

  1.下列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A.甲乙共谋要一起盗窃某银行,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窃得人民币200万元

  B.甲(女)与乙(女)积怨奇深。为了败坏乙的名声,甲指使其丈夫强奸了乙

  C.甲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从学校盗窃自行车,然后低价从乙手中收买

  D.甲在将乙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将乙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1.【答案】AB。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一、必须是两人以上,且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二、主观上都必须出于故意,且相互间有意思联络;三、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谋。A属于共谋共同犯罪;B属于共同犯罪,其中甲是教唆犯,其丈夫是实行犯;C不属于共同犯罪,因为该中学生只有15岁,不对盗窃行为承担刑事责任。D亦不属于共同犯罪,因为甲和丙就杀人行为没有意思联络,事前无通谋的事后窝赃、销赃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故本题答案为AB。

  2.王某教唆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李某犯罪,王某:

  A.与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B.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是雇主 D.是间接实行犯

  2.【答案】BD。解析:法律规定,如果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法律规定以外的犯罪,或者教唆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这些被教唆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间不发生共犯关系,教唆犯应对其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犯罪承担全部刑事责任。故选项A错误,B正确。王某只是教唆李某,而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项错误。间接正犯也叫间接实行犯、他手正犯,是针对直接正犯而言的一种正犯。是指不亲自实行危害而利用他人之手达成犯罪目的。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D。

  3.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包括:

  A.故意杀人罪 B.放火罪 C.抢劫罪 D.强奸罪

  3.【答案】ABCD。解析:我国《刑法》第56条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本题选ABCD。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8)1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11.17)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犯罪   答案   宪法   每日   考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8234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