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 ♂
考生在书写申论结尾时,常常由于时间限制,要么就是盲目摘抄材料中的原文凑字数,要么就是空喊口号,让整个结尾缺乏新意的同时让整个文章缺乏连贯性,这样为了凑字数而结尾显然是无法帮助考生取得更高的成绩的,那么该如何让结尾为整个文章增添色彩,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呢,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在润色文笔的同时更要注重顾全结构。一、语言上精致华美,吸引考官眼光。结尾作为申论作文的核心部分之一,讲究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临去秋波那么一转”,如果能做到文笔优美,自然能够更加博得考官的好感,而常见的增色方法主要有对比,借喻,排比,和名人名言等几种。名人名言是文章结尾切入常用的方式,比如在谈脚踏实地等话题时,引用老子的话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样的话语,就比平时的语言切入更加增添一份亮色,当然,如果同学们平时积累不足,不能适时的引用名人名言,可以退而求其次采用反差对比的方式标注重点。而结尾行文的主体,我们则更加推荐使用排比的句式增加结尾气势,多层次的排比不仅可以让文章很好的总结全文,在文章的韵律感上也是很好的增色,而如果能够在这一基础之上同时增加借喻的技巧,能够使得结尾更加亮眼。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个润色后的结尾供大家参考。人类之于宇宙如浮游,但却能凭借自己弱小的身躯开创如群星般璀璨的事业,凭的就是无穷的想象力。(反差)因此,唯有继续乘科学之船,扬艺术之帆,划古文化之桨,(总结全文(转化,排比,借喻))我们才能继续在想象力的海洋里劈波斩浪,载我们航向无垠的未来!(升华主题)二、内容上顾全大局,提升文章深度。优秀的申论文章在于言之有物,深度和广度并重,如果仅仅流于语言这样浅层次的技巧,难免流于俗套,因此在结尾时,更要注重内容上的丰富,拓宽文章广度或者加深文章深度。申论文章的整体逻辑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那么如果我们的文章在整体上偏重于探讨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偏重于对策的提出,相信对于“怎么办”这一环节解释已经足够到位了,那么在结尾,为了拓宽广度,我们可以再次重申这样做的积极意义,目的等等,从而加强对于“为什么”的论述,使得文章层次丰满。同理,如果我们的文章在整体上偏重于对于问题重要性的探讨,偏重于解释意义,紧迫性等等,在“怎么办”这样的环境涉猎较少,那么在结尾我们可以适时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整个文章逻辑完整,最大程度的避免语言啰嗦。而如果是探讨相互关系的文章,比如“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这样的话题,在结尾可以再次把二者关系点明,统一于一个更高的目的,比如强调无论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都是统一于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所以要相互协调,兼而有之。以期提高文章的深度。以上就是申论结尾的常见写作思路,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快速掌握,在考试中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题 ♂
根据历年情况,乡镇申论是没有大作文的,一般考四道小题。
2019公务员考试例文 ♂
申论中的文章写作,俗称大作文,是申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申论题型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很多考生在文章写作部分失分严重,甚至无从下笔。本文就如何进行大作文写作,给大家做题型的探索和一些方法的介绍。
一、题型特点分析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2014-2016年省部级以上国考的文章写作题型:
“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自选角度,见解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2016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2015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践,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限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数1000~1200字。(2024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
从近三年的省部级国考申论文章写作的题目设置中可以看出,首先在题干中,文章写作的立意往往是根据某段材料当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观点,从这句话或这个观点展开去,进行文章写作。而且基本上是自命题的形式,即自拟题目。在写作要求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即“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去过多地在材料中寻找素材,尤其是有些考生习惯直接从材料中摘抄语句,这是文章写作非常忌讳的。文章写作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总结,但是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既是申论考试对于考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大作文写作体裁的要求,目前的申论文章写作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基本上都是议论文的形式,而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
在申论的议论文写作上,我们首先要树立一个意识,即我们参加的是公务员录用考试,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一篇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对客观现象有深入分析且见解深刻的公务员文章,在内容上建议考生参考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很多考生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写出来的文章无法摆脱固有思维,导致分数偏低。所以公务员的议论文并不在于你的文笔有多么精彩、辞藻多么华丽,而是在于通过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可以看出考生具备进入公务员体系的潜质。
二、思路整合
在进行申论议论文的写作的时候,首先要通过材料找到一个中心论点,也就是通过阅读材料的整体性原则来确定中心论点,整体性原则是指申论中的每一则材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每一套申论试题都会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会贯穿于整个申论材料当中。因此考生要对申论材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就是整体性原则。尤其是在文章写作的时候,文章写作往往是要根据所有材料来寻找素材,更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的主题,所以考生在阅读和分析材料的时候最好能够在做题过程中总结出每则材料的中心论点,这样有助于我们最好写出质量较高的文章。
考生要把握住申论材料的主题和立意,也就是要明白整篇材料在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儿。中心论点往往与标题相契合,有的时候,尤其是在命题类题型中(即题干中给出了文章的标题),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因此中心论点一定要找准,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主心骨,并且注意写的时候,要在文章的开头亮出中心论点,一般采取“话题铺垫+直指中心”的方法,即先针对材料内容写一些相关铺垫的话语,可以谈谈现状或举一些例子,然后亮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的容水量的决定因素不是最长的一块板,而是最短的一块板。它告诉我们劣势决定优势,不能忽视事物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是对于农村文化的保护却滞后了不少。农村文化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对于农村文化的保护决定了农村经济能否走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找出中心论点后要分角度进行论述,也就是找出分论点,一般来讲,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思想往往可以作为分论点,考生通过练习可以发现,申论材料当中,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主题进行解构,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做题中将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分析角度。在选好角度进行论述的时候,切忌不能用“理论来论述理论”,也就是说不能干巴巴地去写内容,要加入一些实例,也就是论据,论据可以从申论材料中来,也可以从事实生活中来,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案例。在论述的时候,要选择一些论证方法把论据和论点结合起来,例如可以用排比法、对比法,但更一般的是演绎法,即将想要说明的观点和道理,一步一步地推理出来,达到合乎逻辑的效果。
在分论点写作的过程中,考生可以从“原因、影响、对策”三个角度去切入,例如2016年的作文“不学礼、无以立”,就可以从学礼、明礼对于国家、个人的重要影响的角度去论述,在写作过程中再加入对策或者原因,即为何学礼、明礼对于国家和个人有重要意义;而“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篇文章,可以从保护文化遗产的对策这个角度去写,也可以从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或影响这个角度去写,在写作过程中加入原因或对策或两者都有。所以,原因、影响、对策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第一句话很难下笔,因此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比较容易的去写,然后用另外两个去补充,比如以对策开头,再去论述提出此项对策的原因或者这项对策的影响,在这里,考生要注意,一旦涉及到对策,要尽量写能够落实的对策,不要空谈对策;如果以影响开篇,积极意义或消极危害,那么接下来可以阐述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家风的文章,先点明好家风的积极意义,再论述为何好家风会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再去提对策如何弘扬好家风。因此论述分论点时要灵活运用角度,不能死板。例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是做好海洋工作的基本途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沿海地区在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将经济发展作为了首要的任务,而忽视了海洋环境的承受能力。上至政府,下到沿海企业以及沿海居民,都没有意识到海洋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本,国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高,这一点应该主要归功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的海洋政策教育,日本的中小学课本中长期收录有关海洋环境的文章作为教材,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意识到海洋环境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日本国民整体上对于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就这点而言我国也可以充分借鉴日本的做法,提高国民对于海洋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这个就是以对策+问题的存在或产生的原因+论据的形式进行阐释。
三、去模板化
在写文章的时候,考生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但不要把某一类范文当作写作的圭臬,一定要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风格,文章写作没有固定模板,更需要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并且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抄袭材料,包括论据,论据可以引用材料中的,但是一定要简述,重点在于对论据的分析,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例如2016年河北联考文章写作“创业者心中的山”,在谈及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时候可以援引社会创业家的例子,但是不能把他们每个人的例子详细的论述,而是以“谁—干了什么—怎么样”来论述,而紧随其后的便是对案例的分析,这些案例反映出创业者要取得成功,不能仅仅以金钱利益为导向,更应以回报社会、创造社会效益为目标,孜孜以求,不断创新,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考生要注意,在考试的时候,写作文要向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宏观方向上靠拢,尤其在结尾,一定在回归主旨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而且标题尽量放在最后拟定,这样可以保障文章的内容与标题最大程度的符合,避免跑题。
2019公务员考试俗语 ♂
图形推理中的静态位置类问题有哪些特点?静态位置类这类题型,主要表现在每个图形里都至少包含两部分,考查的是部分间的相邻、相隔、上下、左右、相交、相离等位置关系。若在2019行测考试中你发现图形中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明显,那么可以认定这道题要考查的知识点就是静态位置。静态位置类主要考察的内容包括两方面,结构和方位。下面,我们先对结构和方位做下简单介绍。首先,我们来介绍结构。图形推理常考知识点静态位置中的结构主要有相交、相切、外离和内含。相交即两个图形有重合的部分;相切即为两个图形以一点相交;外离即为两个图形两两互不接触,互相分离;内含即一个图形完全被另一个图形包含其中,两两互不接触。现在来说方位静态位置中的方位主要有上下、左右和前后。若图中有一图形没有画完全,就说明它的前面有其他图形把它挡住了。
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题、2019公务员考试作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文章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