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是哪类人才考试类别 ♂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一)题量有差别 省级以上行测试卷为135道题,地市级行测试卷为130道题。那么这差的5道题是哪个题型呢?答案是数量关系。省级以上试卷包含15道数量关系题,而地市级试卷则只有10道数量关系题。众所周知,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较难的一个题型,因此多出5道数量关系题不仅使得考试时间更为紧张,更增大了试题难度。 (二)部分题目有差别 除了题量有差别外,两种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和资料分析部分各有5道小题不同。省级以上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偏向对文学、地理、科学等常识的考查,而地市级试卷常识判断部分则更偏向于法律常识的考查。 在对两种试卷资料分析部分不同的题目进行分析以后,发现省级以上试卷设问中包含了很多数学运算和时间问题等,而地市级试卷设问是常见的增长率等问题。省级以上试卷资料分析题考查能力更全面,难度更大,而地市级试卷资料分析题相对更常规。 (三)整体难度有差别 整体而言,由于省级以上行测试卷比地市以下试卷多出5道数量关系题,且常识判断部分文学常识等考查范围更加广,资料分析部分省级以上试卷考查难度更大,因此省级以上行测试卷比地市级行测试卷难度更大。在此,提醒报考省级以上职位的考生,在平常的行测复习中,尤其要加大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力度,提高做题速度,这样才能在行测考试中占据优势。 二、申论科目有何差别 两类考试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行测试卷,申论试卷也有很大差别。 (一)试卷设置形式有差别 1、材料数量、题量与分值不同,具体见以下表格。 2、给定材料内容有差别 2016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试卷给出的材料主题是公共素养与大国意识,观点型材料较多,事例型材料较简洁,材料逻辑清晰,始终紧扣主题。材料中案例型材料和观点型材料交叉,对考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地市级申论试题主题为“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德行”,政治色彩明显,是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结合。事例性材料较多,包括古今政策的制定事例,强调良好的政策能够促进公民的理性养成,引导人民的善意,其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试卷整体内容考查侧重点有差别 1、除大作文以外的小问答题 对比分析两类试卷,发现在除大作文以外的小问答题考查上,省级以上申论试题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地市级申论试题则更多的是让考生对材料内容和材料中人物观点进行总结和整理,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省级以上申论试题相比地市级多考查一种能力,即综合分析能力。 2016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试题命题结构为“概括+对策+分析+贯彻+作文”,考察能力较全面,而地市级申论试题采用四大问五小问的命题方式,侧重考查概括与贯彻能力,考查考生处理具体机关工作的能力。 2、大作文作答要求不同 两类申论试卷大作文作答要求不同。2016年国考省级以上大作文限定了中心议题,考生只能围绕这个议题展开写作。而地市级以下大作文则是要求学生以材料中的一句话引发的思考去写一篇文章,相比省级以上试卷,地市级以下申论大作文考生的发挥余地更大。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省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考试申论试卷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省级以上试卷相比地市级材料更多,而且材料内容以观点型材料为主,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考察能力更加全面,整体难度比地市级更大。公务员是啥时候考试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是11月29日。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扩展资料:
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
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
标签:材料 能力 试卷 以上 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