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推理技巧视频 ♂
1、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这种题很好做,10个题的话经过科学的学习,至少可以对8个。做图形的步骤可以是:整体看类别—根据类别进行下一步判断。
(1)图形组成相似或者相同——注意位置、叠加、换算。
(2)图形各不相同——看对称,曲直、封闭;再看内外部结构、共同元素等等要素。这里会出到一半以上的题目,需要重点训练。
(3)立体图形推理——这部分是最简单的,一般会出现一道到两道题,只要从淘宝买一个图形推理神器(其实就是不同形状的橡皮),在考场上自己画画,这种题正确率可以到百分之百,而且速度还很快。
2、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这种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推理主要是就是不要信自己的感觉。要多客观的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色彩,以及轻重程度,还有描述的对象。总体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需要快速的做完,一道题在20秒左右。
3、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这是判断推理的一个小难点,尤其是目前国考跟各大省考都在不断的增加题目的长度,导致找关键点不好找。这里是提高整套行测题速度的关键,有些人会因为过度追求正确率导致这10道题甚至会占用15到20分钟的时间。得不偿失。
做题顺序可以从这几个关键点着手:主客体——时间——原因+因果——手段+目的——条件
看到具有上述性质的关键词还有言语中重点提到的四大关系的关键词一定要加倍注意,一般题眼就在这些关键词上面。
4、逻辑判断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是行测中难度仅次于数量关系的题型。不过不同的是全部可以套用公式,所以一般正确率都比较高。内容过于繁杂,这里就不给大家说了。大家重点记住公式,多练习一下加强削弱题型就可以了。
只要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能够复习好,行测成绩过70可以说一点问题没有,其他的再补短板,突破80也是很有希望的。公务员考试要求正确率:资料分析90%,言语理解85%,判断推理85%。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关注。
公务员考试推理括号内容 ♂
第一题:D28=3^3+117=4^2+16=5^1+12=6^0+18/7=7^-1+1第二题:D 所有图形 均含竖线第三题:C7+3x2=137+3x5=22 —— 37+3x10=37 —— 57+3x17=58 —— 77+3x26=85 —— 97+3x37=118——11
公务员考试推理拼接图 ♂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公务员考试推理拼接图题 ♂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图形推理题,六面体:考查折纸盒、立体拼接、截面图等题型。解法,比如,相对面排除法:展开图中相隔连续的一整行或一整列的两个面为相对面,相对面不相邻,相邻面的相对顺序不变。用此法解题可以排除错误答案。
公务员考试推理排除法 ♂
行测朴素逻辑是让很多考生感到比较头疼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题干条件零散,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使用代入排除法就可以快速破题。代入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题目中的选项信息较为全面的时候,此时我们将题干条件代入选项中进行验证,就可以快速锁定答案,中公教育辅导专家带大家通过几道例题练习一下:
【例题1】甲乙丙三人在会场相遇。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公司。有以下三个判断:第一:甲来自A公司,乙来自B公司。第二:丙不是B公司的员工,乙来自A公司。第三:甲不是A公司的员工,乙来自C公司。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对了一半,则以下哪项为真:
A.甲乙丙分别来自A、B、C公司
B.甲乙丙分别来自C、B、A公司
C.甲乙丙分别来自B、C、A公司
D.甲乙丙分别来自A、C、B公司
【中公解析】B:本题中甲乙丙三人的公司在选项中都进行了全面的列举。所以我们将题干中的猜对一半的条件代入选项验证即可。题干代入A项后,第一个判断全对,不符,排除;代入B项后符合三个判断都半真半假的情况;代入C项后,第一个判断全错,不符;代入D项后,第三个判断全错,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国家公务员阅读资料
【例题2】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小刘购买了4张座位连在一起的电影票,邀请小马、小杨、小廖一起一同去观看。四人各自随机拿了一张电影票,此时他们分别猜了一下作为情况:
小刘说:“我好像是坐在小马旁边。”
小马说:“我的左手边不是小刘就是小杨。”
小杨说:“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边”
小廖说:“小刘应该是坐在我的左手边”
假如他们四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面向银幕从左到右的正确座位可能是:
A.小廖、小马、小杨、小刘
B.小刘、小杨、小廖、小马
C.小马、小廖、小杨、小刘
D.小杨、小刘、小廖、小马
【中公解析】A:选项中每个人的具体位置都进行了全面的列举,所以我们将题干所说的每个人都是错的代入验证即可。BC选项符合小杨说的话,排除,D项符合小廖的话,排除。故本题选A。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朴素逻辑类题目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解题,这个方法简单、快速,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大量做题时间,希望大家多多练习这个方法。祝大家考试成功!
标签:推理 考试 公务员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