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公务员考试数量怎么蒙题(公务员考试数量推理资源)

[本站 公务员考试数量怎么蒙题♂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

公务员考试数量怎么蒙题

注意:蒙题只是最后的手段,遇到能做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要放过,不要把蒙题技巧奉为圭臬,否则会得不偿失。数量关系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5、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6、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7、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8、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9、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12、ABCD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资料分析1、资料分析部分可以用直尺找出条形图中的最大、最小值、排在第几位的值,以及量出高度按比例算出数值等,量角器量出所求的部分对应的角度,进而折算出比重等 (不能带尺子就算了)资料分析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的的图表入手;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不做最后判断题目;最后判断题目时间不够,可以从简单入手,看简单的选项的对错。3、先看问题,阅读时勾画关键词4选项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5、题干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6、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7、中心词阅读,数据略过就好8、A的增长率为a,B的增长率为b,则a、b的混合增长率介于AB之间,不用计算9、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综合分析小题,优先蒙C/D;确实没时间,优先看D。10、注意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比如水产品养殖业和水产品不是一回事常识判断如果选项中有两个选项互相矛盾的话,答案一般就在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如果选项中有与题干描述相矛盾的,可以排除。2、有关历史事件的排序题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3、题意要求的答案优先选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5、不选绝对化的选项。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有一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例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而相反如果出现“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况下”等词语,一般情况下可以初步判断为正确选项6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虽然有风险但正确率也是最高的。根据题千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一般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8、多联系生活实际,符合生活中常理的选项一般为正确的言语理解(一) 逻辑填空找,1、从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2、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一般是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则语气要重3、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4、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5、遇到词语辨析,要抓住它们的侧重点,去区分它们的差别选项中近义词辩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7、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8、相信第一感觉,相信固定搭配(二) 片段阅读1、先读问题,再读题干2、答案一般在首句或尾句。3、细节判断题先读选项,再对照原文,时态、数量、话题、概念、逻辑等方面的错误.4、判断选项时,看主语是否符合题干的论述主体(也就是找主题词)5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极端选项一般不选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67、明显不符合常识、伦理、逻辑、法律的都是错的8、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9、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10、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11、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要通读材料再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不正确的”12、语句排序先进行首尾句猜测,注意运用关联词判断。(也可以找出连贯的两句,然后排除他项,很多题目不知道首尾句也可以用此得出正确答案。)不能完全信任选项分布,选完读一遍才行或者看前三个顺序对不对13、如果一道排序题有2个以上的句子含有时间词只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考虑用时间去解题判断推理有关折纸盒的问题,可以借橡皮来解答。在橡皮的六个面上依次标上题干图形的小图形,再进行判断。2、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x”帮助解题3、类比推理,不能根据逻辑关系确定答案时,选形式最接近的.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到的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5、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6、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7、结论型推理题只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8、排除弱化项只、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9、图形推理图形本身变化不大的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10、图形推理题只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加等11、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12、立体图形推理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看特殊面是否相对、相邻,三个面看时针顺序求同消去。13、除了一笔画,还有两笔画,

公务员考试数量推理资源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省考 方法精讲 申论-孙玉晗、黎依依》百度网盘免费下载:链接:

公务员考试数量提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数字推理包含: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平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及其变式;双重数列;混合型数列;一些特殊的排列规律等类型。对这 几种题型解题方法如下: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数字推理的所有题型(较简单的,基础性的)均适用。观察法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考生要对数字特别敏感,这样才能一眼看出题目所属的类型。 (2)假设法。在做题之前要快速扫描题目中所给出数列的各项,并仔细观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提出假设,从局部突破(一般是前三项)来寻找数列各项之间的规律。在假设时,可能一次假设并不能找到规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迅速改变思路进行第二次假设。 (3)心算要多于笔算。笔算因为要在纸面上进行,从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4)空缺项突破法。大体来说,如果空缺项在最后,要从前往后推导规律。如果空缺项在最前面,则相反。如果空缺项在中间,就需要看两边项数的多少来定,一般从项数多的一端来推导,然后延伸到项数少的一端来验证。 (5)先易后难法。考生或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做简单题时,考生有时突然就有了难题的思路。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激发考生临场发挥的潜力。 数学运算包含:比例分配问题;和、倍、差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植树问题;预算问题等十余种。对这十余种题型解答的大体解法笔者亦总结如下: (1)凑整法。这种方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交换率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2)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或减去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得它们之和。 (3)查找隐含规律法。考生需记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题目,几乎每一道数学运算题都有巧妙的解法,这些解法就是隐含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法。考生在做模拟题时要充分做到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必胜的信心。 (5)常用技巧掌握法。掌握常用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比较法等等。熟练掌握这些客观题解题技巧会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公务员考试数量数资

数量一定要放在最后做或者蒙,资料分析是最大的得分点,不能放弃。通常经过大量练习,多数人20道题可以达到最少错一个,最多错三个的状态,时间可以压缩至30 35分钟。资料分析题型比较固定,只要公式用对了,正确率容易保证,且计算步骤不是太多,熟练以后,做题是既快又准。如果您做资料分析时候,时间还是不够用,怎么办?这里说点小技巧,我们知道资料分析有四段材料,每段材料五个问题。第五个问题一般都是让你根据文中材料选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顺序做,哪个对选哪个。可是考场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找到技巧再去做题。首先你觉得出题人会把正确答案放在A选项吗?不可能,那样就太简单了。你只算了一个,就对了,没有出题的意义了,所以我们可以按照CDBA的顺序去做题。通过大数据分析,CD两个选项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最高。如果你没时间去一个个做,那么这四段资料里的最后一问请都蒙C或者都蒙D。这样肯定是能蒙对的,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千万注意要选什么都选什么,不要CD混着蒙,这样有可能一个也蒙不对。

数量关系这种题型属于费力不讨好的题型,有可能你算了半天,还算错了,或者公式没记对,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只给自己留六七分钟的时间做数量,挑几个简单的做,其他的就蒙吧。(小贴士:至少留十分钟时间涂答题卡)

最后奉上我做题的顺序,供您参考。

常识——言语——资料分析——逻辑判断——数量——涂卡

我是一次上岸的,来说下我的真实经验。因为我的数学不太好,复习时间也不长,出了月子开始复习备考的,基本四十多天的时间,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言语,判断,资料分析三个板块的正确率尽量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常识复习的范围太大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所以就拼自己的知识储备了。数量分析我是选择放弃的,考场直接涂卡了,卡还是要涂的哈,蒙也有可能对的。最终是笔试第一。

当然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你报考职位的竞争程度的。要是别人都能做完而且质量高,那你放弃哪块也不行。

还有特别提醒不要放弃资料分析,这块是看起来难,其实你找些课程学一下技巧,然后坚持每天练习,这块提分特别快,正确率也高,真的是拿分的好地方。所以不建议放弃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特别是行测考试, 在考场上的时候,如果实在做不完题目,确实可以放弃自己不会的,抓住自己的得分点。

但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在考试中,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可以战术性的放弃,某些题直接靠蒙。比如说数量,全选某一个选项(个人建议一定要只选一个选项),保证不留空白,在概率上也可以得到一定分数。 事实上这样的战术也是成功的,能够得到一定分数。

但在平时复习备考的时候 ,哪类题目都不能放弃,而恰恰相反 平时在复习的时候,哪类题目不擅长,是丢分的项目,才是你重点复习突破的地方。

这就是 “木桶效应” ,决定你能不能考高分,是你自己要去补齐自己的短板,而不是一直复习自己平时得分效果还不错的题目,比如说言语类题目,你一定要走出自己的“ 舒适圈 ”,这个很重要。

资料分析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一般是四个小题,资料分析是你得分的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总的来说, 公务员复习备考时, 在战略上一定要重视考试的每一类题目, 在考试中,可以利用一些战术性的放弃和技巧,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建议你放弃数量和资料分析的人,是害你的。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行测占比一般有三种情况:60%、55%、50%,比申请占比持平或者略高,可以说, 公务员笔试,得行测者得天下。

以公务员省考125道行测题为例,共5大版块。数量一般为10题,资料分析一般为15题,一共是25题,按很多省份的每题分计算,占比是20分。

除去这20分,还剩下80分,常识一般人只能对一半的题,要损失10题*分,剩下的语言和逻辑共64分。 下面云杰老师来做一个假设 :

1.数量和资料分析蒙答案,正确率50%,得10分;

你的行测总分=10分+8分+

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假设,一般来说蒙的答案不可能达到50%的准确率,而且,你的语言和逻辑也不可能达到85%的正确率。

其实,数量和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的是比较费时,只要有时间,你都可以做得对。

关键就在于提高答题速度,为数量和资料分析节约时间。

云杰老师建议,要压缩常识和语言的时间,30-35分钟内,完成常识和语言两个版块,节约的时间用来做资料分析和数量。

只有不放弃任何一个版块, 行测才有可能得到高分。

很乐意回答您这个问题。公考笔试,资料分析,是真的不可以放弃;数量关系,是真的可以放弃。

一位朋友,今年国考行测76分,放弃数量关系和常识;今年苏考行测78分,放弃常识。

我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数量关系在考场上都是全蒙b或者全蒙c,还有的在B、C之间纠结不安的。很多人应该会听过大机构的网课,当然我也听过,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那位老师在上数量关系课程的时候,就说数量关系,我们的目标正确率是60%,不能再高了,也可以看出对于这个模块的难度。而我们其他模块,比如资料分析正确率的要求是100%,比如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我们的目标正确率是80%。

很多询问行测复习方法的小伙伴,我都会告诉他们,资料分析行测拿分的一个重中之重和最关键。如果是20道题目的话,我们争取最多最多只能错两道题目,保证正确率是90%,力争正确率是100%。

包括在我们行测小白,刚开始着手进行行测复习的时候,我的建议都是先从资料分析入手。

因为资料分析,你当通过听一些网课,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和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简简单单刷题,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套路,并且这个正确率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控的,资料分析不像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可能会存在那么一点点的偶然性。

资料分析是我们完全可以把控的。资料分析,一定一定,真的真的,不能放弃的,别跟我说你数学有多么的不好,这个与数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任何人都可以训练出来的,只要你愿意。

即使我们真的在考场上选择放弃数量关系,或者你最后复习到最后,发现没有时间去刷数量关系的相关题目,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数量关系的基本的课程,基本的知识点,我们一定要听课,一定要掌握。

即使这个课程你听不懂,这个老师讲的你不懂,看看题题目你也懵,但是基本的知识点,我还是建议大家跟着老师,跟着机构的网课过一遍的。

就比如这次的江苏省考的数量关系,它非常的简单,20个题,没有学过数量关系课程的考生都会做一些。你做完了题目之后,还剩下几分钟,诶,你又发现这个数量关系难度不大,那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分数你肯定得抓得住呀。

其实我们上面说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率的普遍情况。但是,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擅长的领域,擅长的模块也不一样。有的考生他就是对于数量关系这些方面,比较的难以掌握。但他可能对其他模块,比如说常识呀,言语理解掌握的比较好,那这种情况之下也是可以适当放弃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一个总体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看别人都放弃,你也放弃,这样情况是不可取的。

作为已经上岸的人告诉你

数量你可以放在最后做 如果没时间了 乱选几个选上没问题 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没时间做数量

但是放弃资料分析的话 你考上的概率基本为零了 事实上资料分析行测里面最容易拿分的部分 而且分值高 你好好练习一下 可以在资料上节约至少十分钟 并且拿到高分

总体来说 数量可以放弃 直接花一分钟涂卡

但是资料分析你不仅不能放弃 而且必须好好练习 确保能高效率地拿到高分 这是你行测备考路上最能看见成效的一个部分

放弃这两个,你还是别考了。

数量和资料分析,这两个题型在最后,但是他们的分值是比较高的。如果你学的比较好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题型的分儿是比较好拿的。很多人在一开始就腾出大量的时间做这两个题型,在前面的语文和逻辑推理用的时间会比较短一些。如果你放弃了这两个题型的分值,那就基本可以放弃下午的申论了。

数量题前几个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用我们学过的快速解题方法可以秒杀。但是后面的那几个题是比较难的,如果花了一分钟还没有思路就随便蒙一个吧。我感觉资料分析题是最简单的,虽然篇幅比较长但是分儿多啊!只要找出这篇长文中的关键词,套上公式就基本解决了。

数量可以放弃,资料分析绝对不能放弃,15道题资料,完全有可能错一道或者全对,这部分的题基本都是送分题,只要看对题型,对应公示,就能解答。可以加强训练,尽量把时间缩短就可以了。

就是我这种四则运算算四次次次结果不一样的数学白痴,也不敢轻易放弃资料分析,而且我语言和逻辑正确率相当高的。数量我实在不行,每次都放弃的,但是,放弃一块儿数量,至少得用其它三项比其他人强才能补回来吧 否则你的行测至多属于不往下拉分,你申论还得过硬才行。

放弃资料和数量就可能准备明年的考试了

公务员考试数量整除特征

行测考试具有题量大,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时间就是分数,技巧决定命运。尤其在其中数量关系这一块的考题中往往体现得更为明显,“不是我不会做,而是不能做,因为会占用我很多的时间,准确率也是极低极低的”,所以选择放弃的考生也非常的多,实际上在数量关系中还是有很多的解题技巧的,整除可以化繁为简,把计算的问题转化为判断和挑选的过程。一、整除的概念两个数相除,被除数、除数以及商都为整数,没有余数,就叫做整除。二、3和9的整除特性方法一:各位数字加和法一个数能够被3整除,必须满足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同理,能被9整除的数,也必须满足各位数字之和能够被9整除。例如:12345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9整除,因为1+2+3+4+5=15,15是3的倍数,所以12345除以3能够整除,但15不是9的倍数,所以12345除以9不能够整除。方法二:“消三法”和“消九法”所谓“消三法”就是看到3以及3的倍数我们就给它消掉,如果全部消掉,没有剩余,说明该数能够被3整除,如果有剩余说明该数不能够被3整除并且能够判定余数;判断9同理。我们看1+2+3+4+5的和,1+2、3、4+5都能直接被3整除,那么我们直接忽略他们,也就是直接消掉,因为都能够消掉,就说明12345是3的倍数,能够整除。如果判断9,则,4+5是9的倍数可以消掉,而剩下的1+2+3=6消不掉,就说明12345不是9的倍数并且除以9余6。【例1】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年 年 年 年解析:因为“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则其中必有一个年份与年龄均能被9整除,即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则年龄又被9整除时,年份也能被9整除,结合选项,只有B符合,选B。【例2】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解析: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能被3整除,则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应该能被3整除,这个结论不能排除任何一个选项。再根据10名新员工的工号是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说明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加上6后就是排名第九的员工工号,也就是说,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再加上6后一定能被9整除,只有12满足,答案是B。

标签:数量   分析   资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321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