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调和选调有什么区别 ♂
教师招聘和选调是不相同的,选调教师的对象更加严格。
从招聘(选调)对象来看,教师招聘对象为具有教师从业资格,目前为在编的教师,教师招聘考试并不局限于招聘对象的职业,只要招聘对象条件符合报考要求,拥有教师资格证,那么考生就可以报考教师招聘考试;而选调对象是目前在岗在编的优秀教师,并不是任意人都可以报考的。
从工作环境来看,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行选岗的教师,任职地区可能是城区,也可能是乡镇;选调教师任职的地区一般是县城市区,选调教师之间任职地区为乡镇学校,选调后的任职地区一般是城区学校。
从福利待遇来看,教师招聘和选调的福利待遇是相同的。教师招聘和选调的教师均为编制教师,享受编制教师的福利待遇,二者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不过可能会因为所在的地区不同而有一些较小的区别。
教师招聘考试又称作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当地的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即拿到教师资格证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后,进行的竞争性上岗入编考试。选调教师是为了进一步充实城区学校的师资力量,缓解教师紧缺的问题,选调对象一般是在编在岗的优秀教师,报考要求比较严格。
教师职业倦怠三个阶段 ♂
教师职业倦怠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的。一般情况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不能顺利地应对教育教学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出现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师在工作中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症状,概括而言,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六大特征:
(一)生理耗竭。经历倦怠的教师常会表现出身体能量被过渡耗尽、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劳、头疼、肠胃不适、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饮食或体重突然改变。
(二)认知枯竭。表现为教师的空虚感明显加强,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尤其是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性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和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进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
(三)情绪衰竭。指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的耗尽、干涸,工作满意度低,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减少,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不能忍受学生在教室里的捣乱行为,甚至表现出焦虑、压抑、苦闷、厌倦、怨恨、无助等消极情绪。
(四)价值枯竭。表现为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因而无心投入。
(五)去人性化。指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同事或学生,对他人不信任,无同情心可言,冷嘲热讽,把人当做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肆意贬损学生,疏远学生,甚至是家人或孩子。由于对他人的过度反应,常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六)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打骂学生或孩子:极端的倦怠状态会导致教师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
以上是“教师职业倦怠三个阶段”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官网。
标签:教师 选调 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