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公务员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公务员考试真题分解视频)

[本站 公务员考试真题分类汇编♂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占据了笔试的半壁江山,难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行测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35-140题左右,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因…

公务员考试真题分类汇编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占据了笔试的半壁江山,难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行测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35-140题左右,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因此题量大、种类多、时间紧就成了行测的突出特点。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制定科学、有效、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在备考行测时一定不要有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这种投机的态度对备考和应试都是十分有害的。虽然考试成绩与复习时间不一定呈线性相关的关系,但充分的复习时间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在做好勤奋努力的心理准备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作为应届毕业生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个全面的复习计划,为实现自己成“公”的愿望助一臂之力。

1.前30天:真题研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真题7套+系统学习)

备考行测,要了解行测,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30天时间为夯实基础阶段,其内容主要是对行测考试的整体认识,包括全面了解行测考试的试卷构成、试卷命制特色、基本题型,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及其基本的解题方法等。而在掌握基本作题思路与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日常练习,力求了解各个题型的命题特点。

真题是开启行测高分大门的钥匙。真题的权威性和严密性是不容置疑的,树立以真题为准,唯真题至上的宗旨意识方可正本清源、无往不利。研习真题、揣摩真题应多多益善。对于国考的考生而言,至少要熟练掌握从2008年到2024年所有的国考真题。

推荐教材:

201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公务员考试真题大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新版)

2015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系列:最新真题汇编及详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新版)

推荐课程:

国考名师深度课程、系统精讲课程,建议根据个人时间选择性报班

推荐理由:

名师深度课程:时间短,内容精。通过对历年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知识的深入讲解,引导学员快速入门。重点突破,顺利通关!

系统精讲课程:涵盖近年国考全部考点,突出题型导向,彰显其全面性、系统性,全面系统讲解各类题型和考点,让学员全面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中间45天:专项强化、每日数题、查缺补漏

此阶段为九月下旬至十一月初45天左右,主要任务是找出自身弱项,进行专项强化,查缺补漏,不断提升。

专项强化:所谓专项强化是对教材所给五大部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有针对性强化训练,各个题型对考生的测查点略有不同,如资料分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对表格、图的认知度和理解力,同时还考查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部分的题量一直很大,是重点题型之一,要求我们重点把握。在专项强化阶段,建议考生针对不同题型整理解题思路,运用第一阶段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找准自身短板,进行专项练习。

每日数题:每日数题,建议考生能够根据五大部分题型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每天从各个题型中整理数题进行练习,具体数量可以参考考试真题,循序渐进,逐渐提升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从专业的角度看,正确率是考试致胜的关键,但是保证了正确率的前提下,速度决定着考生能否成功上岸。而要想取得双赢又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而得之的,为此,每日数题绝非苛求,同时每日数题也有助于我们之前积累的理论可以做到活学活用。

查缺补漏:一般来说,考生在进行真题练习时,得分较低或者花费时间过多无法及时完成的题型,为薄弱题型,建议大家此阶段着重弥补这类题型。具体的建议按照国考常考题型加强练习,建议考生可以通过购买专项书籍,做专项题目进行提升;或者通过报辅导班进行专项突破。如前两种无法实现,建议考生从未做真题中选取薄弱题型,进行专门练习。此阶段考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安排时间,建议大家每种题型用时2-3天,文科生比较薄弱的题型如数量关系、理科生比较薄弱的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可多花两天时间进行练习。

推荐教材:

2015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最新版)-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常识判断

2015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题库(全新升级版):言语理解与表达必考专项题库、判断推理必考专项题库、常识判断必考专项题库、数量关系必考专项题库、资料分析必考专项题库

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备考必学系列:10秒拿下图形推理、9式制胜逻辑判断、8法速解资料分析、7招搞定数量关系

推荐课程:

国考A、B计划课程、国考高分专项课程

推荐理由:

高分专项课程:采取“专项精讲、讲练结合”的授课形式,针对考生薄弱环节逐个突破,让考生扎实的掌握各个专项知识点,学透学专,真正把能力、方法和高分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专业”的程度。

国考A、B计划课程:本课程分阶段进行授课,通过专项讲解、讲练提升以及冲刺预测三个阶段有计划、逐层次的把握行测申论考试的全部要点。全心备考,赢取高分。

3.后15天:全真模拟(5套全真模拟试卷)

从十一月中上旬到考试的这段时间,大概就是考前15天,考生要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此阶段,考生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训练,主要目的是寻找考场上作答状态,合理把握时间安排,将平时的作答策略运用到实际考试当中。

此阶段,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时间安排如下:考生一天一套行测模拟卷,做完试卷后,要有一天时间对试卷问题进行分析,整理错题集,对于出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一部分是粗心做错,另外一部分是由于知识点不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体现出价值所在,争取同样的错误不要重复性犯。考前三天,不再做最新试卷,复习之前的理论知识,回顾错题集,同时重点放在心态调整方面,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与此同时,每次做的时候最好选择上午的时间做,同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去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广大考生在那个时间段的兴奋点。当做好后,可以选择在晚上的时间,建议从7点到9点的这个时间对照参考答案,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利用考前的两天上午,反复看教材或者听课,以达到改正自己错误的目的。

推荐教材:

最后15天终极押密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系列:考点全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新版)

2015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系列-4年真题8套模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试卷系列?名师提分密测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推荐课程:

封闭预测课程、冲刺预测课程、模考预测课程。

推荐理由:

上述课程主要是针对考前而开设的,是广大考生在笔试冲刺阶段必选的课程,短时间提分最快,最受学生欢迎。考前一到两周集中授课,最大化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让考生提前进入考试状态、切实把握命题方向、优化答题顺序、合理分配作答时间,充分提高学员的应考能力。通过全真模拟考试和热点权威预测,可以使学员快速培养并保持最佳考试状态,高水平发挥,一举夺魁。

总之,提高行测作答能力,途径不外乎三种:学习、思考、实践。在历年国考行测真题中分析命题特点、学习行测的基本题型以及对应的理论知识、了解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在思考和请教中借鉴前人的智慧和技巧,这些对于提高行测答题能力都有实质意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行测作答实践,必须有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才能使作答技巧越来越纯熟。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行测备考期间要多动笔,多算多练,在实践中深化理论、锤炼技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测复习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积累;也需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训练思路;更需要真抓实干,在动笔中锤炼技巧,最终通过踏实努力,征服行测,取得好成绩,一举成“公”!

附: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安排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推荐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考试真题分解视频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提取码:2D72

资源包含: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禅唯真题解析、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举核学习资料汇总。贺答培

公务员考试真题判断

2023年国考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中的“去同存异” 在国考中,一般图形推理占10道题。这10道题,规律各样,需要广大考生看出规律选出正确答案。由于时间紧,很多考生反婴在考场上容易思绪混乱,最终选择放弃。而在国考激烈的竞争中,如果能命中这10题,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自己进入面试增加多一份把握。那么,如何来突破图形推理这一板块呢?这要求大家对图形的基本考点要有所掌握,其次要多刷题来增强对图形的辨识度。今天我们来学习去同存异。 所谓的去同存异,指的是这一组图形把相同的元素去掉,不同的元素再组合在一起。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例题】 【答案】B 【解题思路】 题干是两段式图形,首先在第一段是找到规律,然后第二段来应用此规律。第一段图形,有相同的元素,也有不同的元素,经过观察发现是“去同存异”,因此答案为B。

公务员考试真题刷几年的

16年。江苏省考真题是从哪16年开始刷是有效果的,因为在往前开始刷就没有多少效果了。《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经典解析》是2024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兰中杰、周文星。

公务员考试真题刷几次

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弄懂,不要做模拟题,浪费时间。真题的话最好把最近几年的都做做,要求精,每套题不要留下模糊不懂的,这样才能慢慢提高水平。

标签:考试   考生   公务员   专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2896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