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2、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3、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题汇总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一、手里有粮心里不…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

2、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

3、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题汇总

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

一、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充分的考前准备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考生利用已有的教材、真题、模拟题、讲义、视频课程笔记等资料,对储备知识的要点、解题的方法技巧、模拟练习的心得等知识进行最终的梳理,有助于考生强化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考生在不断学习中巩固提高,又能够使考生获得知己知彼的心理状态,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二、有益的适度紧张紧张并不可怕,考生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中的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指出,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因此,适度紧张能够提高复习效果、促进临场发挥,但应防止由适度紧张演变到过度紧张。三、简单的三步放松法(一)积极自我暗示许多人争夺一个职位,很多考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之前的备考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那么考前的自信便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考生可以在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省考我必胜!”。这样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从而转移和改变考前的不良情绪。(二)深呼吸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缓慢地深呼吸,吸气时肚子慢慢胀起来,气入丹田。憋气5秒再呼出,吐气时肚子慢慢沉下去。如此重复几次。这种简单的腹式呼气方式广泛地运用于气功、瑜伽等运动中,是很好的舒压方式。(三)转移注意力不要将精神聚焦在一点,学会给自己的精神松绑,当你觉得压力很大无法释怀的时候,花一点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听轻音乐、散步、吃一些喜欢吃的食品、看一看宜人的风景等,这样都有益于精神的舒缓。但不推荐做剧烈运动,或完全抛弃复习的彻底放松。四、习惯成自然考生每天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会形成生物钟,一旦突然更改,就有可能出现紊乱。比如在复习阶段每天超过12点钟才休息,突然,到了考试前一晚,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早点休息呢?于是,很多考生会选择在这天晚上早早入睡,提早至10点,甚至更早就躺在床上了。试想,长期形成的习惯怎么可能在一夜就改变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失眠是难免的。而一旦失眠又会造成考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建议考生要保持一致的作息时间,在临考前保证有规律的、充分的休息。除此之外,考生在做最后的模拟练习时,应尽量将练习时间安排在有真考一致的时间段,保持每日在这时间段的大脑兴奋度。

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

您好,我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现在把制约公务员考试得高分的10个因素推荐给您,希望对您有参考作用。一、阅读速度不够“快” 公务员考试的试卷的阅读量很大,就拿行政能力测试来说,全卷的总字数都在两三万字左右。据统计:2000年中央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卷的全卷总字数是20081字,2001年是22073字,2002年A卷是28087字,2003年A卷是29300字,2004年A卷是24453字,2005年A卷是30553字。从总体上看阅读量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两个小时内要看完近三万字,还得理解内容然后再选出正确答案,对考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考生考完后出来说题目太多做不完,实际上应该说是“读”都“读”不完,怎可能“做”得完?可以用速读记忆软件训练提高阅读速度,目前,国内口碑较好的是精英特速读记忆,百度搜索排前列。 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在绝对阅读速度提升的前提下,留给我们的对题目的思考时间就会相应地增加,那么在考虑较充分的条件下,题目的命中率一定会比匆忙下判断要高得多。二、知识面不够“广” 常识题的特点是几乎没有技巧可言,考生会则得分,不会要“蒙”中还真不容易。这时候平时知识面不够“广”,考生在这部分题目的分数就会一直上不去,当然就无法突破自身的瓶颈分数了。所谓知识面“广”,其实跟人的个性很有关系,一个人如果兴趣广泛,涉猎的方面较多,自然就能知识面“广”。考生要针对性地对常识题主要考察的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复习时要把“面”铺开就可以了,不必对这些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对时事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兴趣,毕竟考生一旦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将来要从事的机关工作必定是与政治、法律密切相关,所以培养这方面的兴趣既是备考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 三、无法快速寻找题干重点 在行政测试的考题中,题量大是一个难点所在,但与此同时,就单个题目而言,其内容的复杂性和较强的干扰性也是一大难点。就举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语言理解题的34题为例子: 34.如果从伦理的角度着眼,两极分化是一种悲剧性的社会现实。面对落入破产者行列的许多小生产者和劳动者,我们不能不寄予深切的同情。但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着眼,两极分化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后的必然经济结果,它发挥着约束和激励的功能,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都趋于更合理的配置。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角度看,两极分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转折性字眼后面的原文内容相符,应选择) B.我们应该对落入破产者行列的小生产者和劳动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转折性字眼前面的内容的描述,应排除) C.我们不应该对落入破产者行列的小生产者和劳动者寄予太多的同情(对转折性字眼前面的内容的描述,应排除) D.我们应该首先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应该过多地从伦理的角度考虑问题(对转折性字眼前面的内容的描述,应排除) 从上题我们可以看到,B、C、D都与原文相符,但本题题干的重点落在转折处“但是”这个字眼之后,因此,正确的选项应该是A选项。而考生一旦不能找到题干的重点所在,很可能就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四、估算技巧不足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考察的不是考生的计算能力,而是考生的估算能力。因为在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用的是选择题的考察方式,而且四个选项的干扰性较之其他数学考试来说,已经很低了。所以考生通过合理的推断计算,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干扰性不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另外,大家如果拿这两年的全国真题的答案来看一看的话,就会发现某些甚至是相当部分的数量关系题的答案几乎是用十分钟以上的时间都很难想出来的,要在一分钟内完全解出?几乎不可能。因此考生如果寄望每道数量关系题都在解出答案后再选出与之相符的选项,那么必定是费力而不讨好地白白失去自己宝贵的做题时间。以下举一道真题来做一个示范: ,( X )。 正确答案:C 【估算法】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9,21,39,63,其差值是不断递增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下一个差值一定大于63,即未知数X一定大于133+63,即X>196,则马上排除A、B选项,在C、D 选项中,C选项最接近196,则选择C选项。 【传统解法】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9,21,39,63,而9=3×3,21=3×7,39=3×13,63=3×21,而3,7,13,21是一个以4位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此可见,所填的数字是(21+10)×3+133=226。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解法来说,估算法在逻辑思维上更加直观,思维过程要更加简单,一方面可以节省宝贵的做题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考生的思维疲劳,有利于后面的题目解答。五、观察类比的技巧需要提高 考生在这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图形推理题中,其实这种题型最早不是用来做公务员考试的题型,而是用在智力测试中的。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做不好这类题目的人就意味着智力(IQ)比别人低吗?答案是否定的。诚然,观察类比能力确实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人的智力情况,但每个人的特点并不一样,有些人对图形比较敏感,有些对文字比较敏感,还有些人对颜色比较敏感…… 六、材料阅读量在上升 据统计:2001年中央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测试卷的材料总字数是1574字,2002年是2243字,2003年是4243字,2004年是3918字,2005年是3597字,2006年是8317字。尤其是06年的申论考试,阅读量突然大幅增加,当然这与目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相对过去而言,现在的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和实际处理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过去, 七、在观点上不一定能与国家主流观点保持一致 在申论考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提出的观点要与国家主流观点保持一致。为什么?首先,国家需要的是能正确执行国家政策的公务员,而不是与国家政策有相左意见的公务员。其次,能在观点上与国家主流观点保持一致,也在一个侧面向阅卷老师反映考生有阅读时事的良好习惯,同时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基础,是比较适合从事公务员工作的人选之一。而目前相当多的考生并不喜欢阅读枯燥乏味的政治文章,甚至连政治新闻也很少关注。这就导致了考生对国家主流观点缺乏认识,八、对策的可行性较差 在申论考试中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都是在公务员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和必需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在这里就存在着一个角色错位的问题。考生不是真正的公务员,没有任何行政经验,许多社会问题考生根本没有实际接触过,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在考试中却要求考生一个“准公务员”的身份去解决这些考生不熟悉的社会问题。考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只能凭感觉去“想”对策,而不能像有经验的公务员那样去找到合适得对策,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对策空洞无物,要么是理想化的不可实施方案。九、对所谈到的话题并不熟悉 第一,不熟悉的话题将导致考生在下笔前的思考时间过长,影响后面的答题时间。在申论考试中很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如果仅仅是以答完申论考卷为目标的话,申论的时间的确是很充裕的,但考生如果是以获得申论高分为目标的话,时间并不如想象中充裕。因为在答卷的过程中,考生需要严密的逻辑思路和高超的语言表述来打动阅卷老师。第二,面对不熟悉的话题,考生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存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申论考试的要求是要考生把对该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写在申论的答卷上。我们就可以很好得解释为什么国家的申论考试为什么一定要考相对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一旦考察的是极度冷门的话题,没有多少人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么考试的区分度就会大大降低。十、卷面整洁度差 良好的卷面整洁度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那么老师对你这份卷子的起评分将高于其他的卷子,无形中就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反之,整洁度差的卷子就等于给了阅卷老师一个较低的起点,从而影响了评分。一般来说,卷面中的字体不宜过大,不宜采用草书等较难辨认的字体,对自己字体有把握的考生可以行书的格式,没有把握的考生则宜以工整的楷体为主。满意望采纳为谢。

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题汇总

哪些心理,讲来听听!


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类型公务员考试心理现象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考生   考试   公务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26892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