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2、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3、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和启示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我是第二年才成功上岸,把我的经验总结写出来,希望能帮的上大家。…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

2、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

3、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和启示

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

我是第二年才成功上岸,把我的经验总结写出来,希望能帮的上大家。

一、岗位选择的时候,一定不能跟别人“凑热闹”,要避其锋芒。

我是法律专业,如果要找对口专业的话,就是法院、检察院这两个部门,但是这两个部门的岗位都是需要法律资格证,所以我选择了不要求证书的基层岗位。招考人数是2,可以说很有优势的。

二、学习计划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先看基础,再看真题。

其实很早就开始准备考试了,当时有人给我说看真题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没有基础,看真题还是很难的,知识点不连贯,看了答案也是一知半解的,进度很慢的,所以我前期的很多时间都浪费了。

行测答题技巧

1、明确有些题是必须放弃

在每次行测考试中,能把题目全部做完的考生毕竟在少数,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一些题目就是在考察你敢不敢、舍不舍得放弃。

例如数量关系,15分钟挑7-8道会做的题目做就行了,贪多嚼不烂。再例如图形推理,做图推第一感觉很重要,如果一道图推题你花了一分钟还没头绪就直接放弃,不要在这种题目上浪费时间,影响到后面做题的心态。

2、明确哪些题需要快做,哪些题需要慢做

行测考试中共有5个专项9种题型(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逻辑填空、片段阅读、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在这9种题型中有些题是需要快做的,包括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填空,常识判断20题,用时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平均30秒一道题左右,尤其是常识题,千万不要去纠结,能做出来的很快就能做出来,不会做的想也做不出来,只会浪费时间。

申论答题技巧:

1、按照材料自身的结构合并。

以后做题,第一段的材料要认真看,很可能存在对后文所有内容的总结句。

2、按照时政热点进行合并分类。

如:乡村振兴类的材料话题可以分为5个方面: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收入、钱、集体经济增长了;生活的物质条件提升了。

产业兴旺:农村的各种产业发展了:现代农业 旅游业。

乡风文明:村民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提高了。

生态宜居:整治乡村的自然环境,治理污染;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乡村的基础设施。

治理有效:解决了农村的矛盾,纠纷;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三、面试技巧:

1、要提早准备面试。

我在面试培训班上,常常看到好多“面试新人”答题磕磕绊绊、逻辑不通甚至是答了两句就闭口放弃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关注面试的内容,准备一些材料,以及有条件的进行练习,一定能够比别人更加从容、更加突出。而且面试的准备内容其实和申论是一脉相承的。

2、总结概括,层次分明。

准备面试的时候会发现明明在答题的时候自己的作答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别人听来还是非常混乱。这其实还是体现在于在答题的过程中缺乏对于题目内容内在逻辑的梳理和外在层次的强调。

说在后面的话:考试贵在持之以恒。

其实考公务员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只有一口气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每个人都会进入学习的懈怠期,如果没有坚持下去,这股气也就泄了,再想进入学习的状态就很难了。我当时就是没有坚持下去,最后考试的时候,很多知识点都没有看完,失败是必然的。

这几年公务员一直热度不下,主要是因为它是最公平的,你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其实可以报一下辅导班,还有专业人士给你总结归纳知识点,比自学更有效率。

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

公务员录用制度建立起始于1980年,正式建立于1989年,到2009年止经过了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人才录用选拔体系。公务员考试制度是中国的公务员考试选聘制度(招录制度)的简称。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择优录取的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录用为公务员的制度。一、什么是公务员第一,公务员履行公职有《公务员法》这一法律依据;第二,公务员的编制为国家行政编制;第三,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等均由国家财政支付。因为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各有不同,所以如今的公务员的职位类别大体分为三类,分别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二、公务员一词的由来“公务员”顾名思义是指政府中办理公务的人员,但是公务员这个词语是从哪来的呢?据考证,公务员这个词是由英语翻译过来的,英文中的“civil servant”直译过来便是“文职服务员”。日语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公务员叫做“文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名为“公务员”。其他国家的称呼有“联邦官员”、“政府雇员”等等。在我国,履行公职的人员被称为“公务员”。三、公务员考试所谓“公务员考试”,就是指通过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进入到公务员队伍,履行国家公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可以认为是一项公务员考试制度。当下,我国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其依据来自于《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法》第21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对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招录,实行“凡进必考”的制度。四、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发展历程史夏商周时期:没有公务员考试这一公职选拔制度说起我国的公务员那得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由于当时是世袭制,国家的主要官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公务员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当时是没有所谓的公务员考试的,只要你生在皇族,就能当公务员,吃皇粮。春秋战国时期:以论辩学识入仕,论军功封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群起,各个诸侯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国家的管理,孔子更是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鼓励读书人通过努力学习向着仕途方向发展,参与国家治理。曾经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剧《芈月传》中就曾提到了四方馆,策士们在四方馆内辩论,各抒己见,然后写下策论,策论写得好,能被君王赏识,便有机会入仕为官。另一方面,在出征打仗的过程中立有军功亦可为官,这一制度也称军功制。这样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考试”,当时对于人才的选拔虽然属于有考核的,但并没有形成一项考试制度。西汉至魏晋时期:有选官制度但非考试制度此后,西汉至魏晋的四百多年间,选拔官吏的制度多为察举制,即大官僚推荐自己认为有才能的人担任官员,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选官制度而非考试制度。进入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可认为有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直到唐代科举制的实行,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读书人不论身份贵贱均可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诗赋,此外还有律令、文字学、数学、历法等等,内容庞杂。考试分为地方考试和中央考试两级,宋代还增加了皇帝御殿亲试,也叫殿试。考查的主要方式便是写文章,通过考查文章的写作来判断应试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思维逻辑、文字表达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为了防止负责考试的相关官员权力过大,考官一般为临时派遣、或者年年轮换。考官如果有违法失职的行为,要受到相关监察机关的问责,被处以罚款、停职、甚至撤职查办的处分。为防止官僚子弟利用特权互相包庇、徇私枉法,凡是有官家子弟被录取的,都要另外再派大臣进行复试,或者另设考场。除此之外,考试明确要求考生不得带书进入考场;主考官在考试期间不能与家族、亲友会面,不得外出。考卷实行“糊名”、“誊录”制。科举制可以说是奠定了公务员考试的雏形。民国时期:政府制定了考试选拔公务员的制度规定据有关资料显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制定了各种文官管理法规,初步形成了文官管理法规、法令体系,这些法规、法令中规定了官员的分类、任用、工资、休假、福利、惩戒等内容。文官的考试内容为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直到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才逐渐形成和完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成立了考试院,具体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和任用。考试形式为公开考选,以普通考试、高等考试和特种考试对公务员分别加以选择,各阶层知识分子参政均有机会参加考试。此外,国民政府还颁布了《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等一系列与公务员有关的法律。五、新中国的公务员考试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干部录用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种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诸如用人制度不健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等弊端。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1989年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得以举行,当时叫做“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考试主要分为两科,一科的主要考查内容为马列主义、党史、公文写作等,相当于现在的《公共基础知识》,另一科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改名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务员考试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轨道,考试科目和题型趋于稳定。2015年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又有新变化。2015年之前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与地市级试卷的分别只在与《申论》这一科目的不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是相同的。2015年开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科目分为省部级与地市级两类试卷,两类试卷的区别有两点:一是省部级试卷的数学运算比地市级多出5道题,省部级试卷共135题,地市级试卷共130题;二是两类试卷的常识部分有5道题不相同。其他部分的试题均相同。2016年省部级与地市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科目的区别进一步扩大,在2015年的变化基础上,资料分析也分别有五道题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第三十四条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第三十五条 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六条 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第三十七条 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和启示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正火热进行中,准备面试的同学可以查看江西公务员考试网,备考资料每日一练以及相关面试信息都会在其发布,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及启示公务员考试发展历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公务员   考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26438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