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2、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3、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

2、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

3、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言语理解中的主旨观点题是常考题目,特别是转折文段经常考察。对于转折文段,首先,我们还是要把握好句间关系,进行材料分析,重点关注转折词,比如说:但是、可是、然而、却、殊不知、实际上、事实上、其实等。其次,明确行文脉络,若内容转换,则重点在转折之后;若内容对比,则概括全文。最后,明确文段重点,进行选项择优对比,选出符合文段重点内容的选项。

  具体我们通过例题来看下 :

  【例1】负责榴莲味道基本元素的基因是硫化合物的挥发物,这些基因会在榴莲的成熟期被激活,比如二烯丙基三硫醚等。这些含硫类化合物具有刺鼻的味道,而同样含有这类物质的还有洋葱、大蒜、韭菜等,这就不难理解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忍受榴莲之臭了。但是在榴莲的果皮和果肉中,还含有丰富的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让榴莲咀嚼起来香香的,有一股多种水果混合的味道。

  这段文字意在:

  A.说明榴莲散发出刺鼻味道的化学原理

  B.介绍榴莲中的化学物质及其营养价值

  C.强调榴莲的刺鼻味道对人体是无害的

  D.解释榴莲闻着刺鼻但吃起来香的原因

  【解析】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榴莲中含有的硫类化合物使其闻起来很臭,接着以转折词但指出其含有的酯类化合物使闻着臭的榴莲咀嚼起来却很香。因此文段意在说明榴莲的香与臭的原理,D项与之一致。A项只指出榴莲味道刺鼻的原理,没有指出香的原理,排除。B项的营养价值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C项的无害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故本题选D。

  【例2】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

  B.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C.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

  D.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

  【解析】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接着以事实上做转折指出过度倚重量化数据就是把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也不能得到客观的评价。故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由此可知,答案为B。

  教育提醒各位考生:遇到主旨观点题目不要慌,抓住文段重点意思表达,进行同义转换即可。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

  各位同学大家好,在行测考试的主旨观点题中行文分析是关键的做题步骤,其中有一种常见行文结构称为总分文段,很多同学经常不会分析总分文段,常常造成文段重点理解上的错误。今天就重点给大家介绍这种在考试中常被误用的行文结构——“总分文段”。

  所谓“总分”往往是在文段前面部分给出总的观点,接着做出具体分析论证的文段。一般会有以下三种形式: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提出观点——原因分析、提出观点——具体说明,对该观点的概括即文段主旨。做这类题要培养对常见错误项的敏感,常见错误类型是: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不涉及文段重点内容;选项出自文段重点内容,但概括不全面;选项表述符合常识,但与文段内容无关等。具体来看下面的例子:

  【例1】请找出文段主旨句: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是另外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

  【事业单位解析】主旨句: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是另外一种美。

  该文段首先指出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随所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然后以西湖为例具体说明首句观点。故首句为主旨句。

  【例2】许多具体的“传统”基本上还是经验的积累,实该细剔细辨才是。尽弃传统,尽废古制,实属不智。毕竟,老祖宗一路都有各自的“创新”,尤其那些传承至今的制度、措施,得到历代认可,其身后都勾连着“不得不然”的原因,急匆匆一刀革去,痛快自然痛快,只是跟着就是吃苦头了,最后还是一脸尴尬地将其请回来。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

  A.传承至今的古制都蕴含着各朝各代的创新

  B.要审慎地对待历史流传下来的制度、传统

  C.现代社会要创新就需要去古革新

  D.古代所有流传下来的传统都不宜丢弃

  【事业单位解析】B。整个文段围绕“传统”展开论述。一二句指出对待传统应该细剔细辨,尽弃及尽废传统这些行为都是不明智的。第三句以老祖宗历代有创新,尤其是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得到历代认可为例,对上文观点进行了论证,并说明对传统全部废除会因为“吃苦头而重新找回”。整个文段结构便是:先表明对待传统应细剔细辨的观点,后文进行原因分析。A在第三句有涉及,但侧重强调的是传承的古制有创新,而文段重点是对待传统应细剔细辨,A偏离了文段重点,排除;B是对文段首句观点的同意转述,保留;C与首句说对待传统应细剔细辨的观点意思相悖,排除;D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综上,这题选B。

  找错文段重点是咱们极易犯的一种错误,需要引起重视,通过今天的示例,相信大家也能深刻感受到总分文段的行文特点,望大家多积累,多总结!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

  历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对于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也是每年常考的内容,由于考试的类别不同,因此相应题目的数量也在10道到25道之间,这之中也包括各省份的考试一般以10道或15道题目居多。结合近3年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部分会涉及到数字推理、计算问题、利润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极值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等。为了便于大家对于这类题目的把握,更好的帮助大家备考,小编帮助大家总结了部分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工程问题

  某项工程,若王强单独做需40天完成;若李雷单独完成30天后,王强、李雷再合作20天可以完成。如两人合作完成该工程,王强第一天工作但每工作一天休息一天,问整个工程将会在第几天完成?

  A. 44 B. 45 C. 46 D. 47

  点拨:若题干中给出或存在效率比,则可直接设效率比为特值,进而根据题干表述求出工作总量。

  解析:由题干得王强40天工作量=李雷50天工作量+王强20天工作量,因此40王=50李+20王,整理得到王强与李雷的工作效率比为5:2,因此设王强工作效率为5,李雷工作效率为2。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可得工作总量为40×5=200.现在两人合作完成该工程,因为王强工作一天休息一天,所以考虑两人两天的工作量为5+2+2=9,即两人每过2天就完成9份的量,求完成的时间,所以200÷9=22······2,即44天后工作还剩下2份的量,还需要接下来1天的时间去做,因此共需要45天时间,选B。

  二、牛吃草问题

  一牧场上的青草每天都在匀速生长,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可供21头牛吃几周?

  A. 8 B. 10 C. 12 D. 14

  点拨:熟记牛吃草问题公式,直接套用公式利用原有草量不变列式即可,牛吃草问题公式:原有草量M=(牛的头数N-草的生长速度X)×吃完的时间T

  解析:M=(27-X)×6=(23-X)×9=(21-X)×T;利用(27-X)×6=(23-X)×9,解得X=15,带入其中一个式子可得M=72;则所求列式为:72=(21-15)×T,T=12,选C。

  三、容斥问题

  1.一个单位的员工中,去过上海的有50人,去过北京的有50人,两个城市都去过的有30人,一个都没去过的有30人,则这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为( )人。

  A. 100 B. 80 C. 70 D. 50

  点拨:容斥问题解题原则:第一,各部分加和为全集I(也就是所有人数);第二,各部分只加一次。或者二者容斥的公式:I=A+B+M-A∩B。

  解析:员工总数I=去过上海的A+去过北京的B+都没去过的-都去过的,也就是全集=50+50+30-30=100人,选A。

  2.某教研室有12人,其中7人会英语,7人会德语,6人会法语,4人既会英语又会德语,3人既会英语又会法语,2人既会德语又会法语,1人三种语言都会。该教研室会且只会两种语言的有多少人?

  A. 5 B. 6 C. 8 D. 9

  点拨:容斥问题解题原则:第一,各部分加和为全集I(也就是所有人数);第二,各部分只加一次。即总人数=会英语+会德语+会法语+三种语言都不会的-英语德语都会的-英语法语都会的-德语法语都会的+三种语言都会的(因为中间三者相交的地方变空了,需要再加一次)。

  解析:三种语言都不会的设为X,则有:12=7+7+6+X-4-2-3+1,X=0人;根据解题原则还有另外一种解题公式:12=7+7+6-只会两种语言的-1×2(此时中间是加了3层,只需要加1层,所以减去2层),所以只会2种语言的为6人,选B。

  以上是帮助大家简单梳理了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旨观点题行文分析之总分文段1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之言语理解:透析转折文段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观点   事业单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1954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