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一)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1
2、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一)1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1 ♂
事业单位考试中《综合应用能力》分为A、B、C、D、E五大类别,其中B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题本由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从历年考察情况来看,整体考情稳定。总体量为四道题,材料字数 2300 字左右,作答字数 1800 字以内,主要考察概念分析、校阅改错、论证评价、材料分析、文章写作五大题型。下面通过两个核心考题指导广大考生冲刺备考:
一、概念分析
(一)题型特点
1.频率:频率高;属于基础题型:皆以归纳概括能力为基础
2.语言设计(如何判定题型)
(1)题干:题干中出现归纳、概括、概述、简述、总结、分析、指出、说出、说明、列出等字眼儿-----故可定为归纳概括题
3.常考考点:
高频: 根据观点概括特征( 4 次) ; 解读内涵( 3 次) ; 界定概念( 2 次) ;
其他: 提炼表现、 实现途径、 分析规律等。
4. 字数:175字左右;
5. 分值:18-22分;
(二)备考冲刺
1.该类基础题型如何在备考阶段破题呢?
概念分析在《综合应用能力》中属于一个基础题型,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只要综合阅读基础打好了,这道题难度并不是很高,但也不排除会出现一些比较新颖的考察对象,导致考生无法判断要点,从而导致因答案准确性不高而失分。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应该在备考阶段将备考教材中的片段阅读做透做细,能够掌握题干每一个作答对象的方向,再此基础上再进行历年试题训练,总结历年试题材料逻辑和要点来源,时间充裕可以旧题重做,积累概括字词,加深印象。
2.不会总结小括句、答案呈现没有逻辑怎么办?
首先在这类题型上,广大考生应该树立一个意识就是所有的答案优化都必须要在要点全面的基础上去进行。所以关于诸多同学苦恼的小括句问题,建议各位同学在后期做题的时候主动关注常见词(材料中出现两次及以上的词汇)、高级词、核心词,这些词汇往往是整个要点的核心,除此之外还要有意识的积累答案中的总括句,触类旁通来运用。答案逻辑尽量按照材料逻辑来整合,学会运用阅读符号划分段落层次就可以适当划分出要点个数了!
二、校阅改错
校阅改错历来都是考生较为畏惧的题目,建议考生先掌握该题理论,带着理论去做题,不断提高语感和积累常见错误类型。
(一)题型特点
1.出题方式:找出错误,予以改正
2.要点设置:需要找出八处错误,往往材料中有多于八处的错误
3.材料特点:600左右;1-5个段落不等;
4.历年分值:32分
5.做题本质:认真分析,仔细核对
(二)备考冲刺
1.校阅改错完全没有头绪怎么办呢?
该题型在大部分考生看来专业性较强,其实题型的难度还是贴切与各位考生的实际考试情况来设定了,也就是大部门错误要点只要能够按照做题方法审题阅读都可以找的出来,只有1-2个错误设置比较高难度一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做这类题目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然后先从片段做起,按照字、词、句的顺序来判定错误,将片段改错训练做完之后再去写历年试题,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这种题的核心技巧在哪里呢?
校阅改错考生做题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凭借语感便可以找到错误,这类型需要较强的文字和语言功底;第二种是第一遍读过去没有错误,需要根据方法来判断错误。所有这种题目的核心技巧应该是靠语感和技巧的结合。一般错误类型先看句子中的词语、成语、常见形近字、常见音近字寻找错别字,再提炼句子主谓宾看是否有搭配不当,三看句子前后逻辑是否矛盾或者句式杂糅、结构混乱,最后看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一)1 ♂
【基本考情】
近年来,事业单位B类《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的考情趋于稳定,基本最后一道题为作文题,基本的考情如下:
一、作文形式:命题作文和话题
二、作文类型:观点话题、哲理故事、社会热点类等
三、作文主题:以价值观、热点为主。 (以人文情感类为主,如2023年的目标、2023年的真正的富足以及2024年的小议规则)
四、作文字数:作答字数稳定, 800-1000 字。
【材料积累】——材料积累以人文情感类的材料为主,重点记忆人物故事的经典事迹以及通过这个故事反思他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或者某些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皆可),如:
A. 关于实干方面:
名言警句:
一、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三、克雷洛夫——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名人事例: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典故说的是孔子、墨子周游列国,游经讲学。他们每到一处传道授业,皆是舌耕不辍、诲人不倦。有时在一地讲学,连坐席都没有坐暖,连烟囱都没有熏黑,又匆匆去别处教育德化。孔墨广收门徒,积极传播思想和学说,是身体力行的实干家。此二人分别创立了儒家和墨家,让大成思想在世间千古流传。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为百家之首。孔墨生前闻名于四海,死后流芳于百世,是现今享誉国际的文化名人。
南仁东
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续领先世界20年。
22年,南仁东扎根贵州山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努力创新,矢志不渝地铸造着天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FAST工程的顺利完成作出了卓越贡献,终于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南仁东虽然离开了,但FAST依然有一块属于他的精神领地,他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将在这里一直接续传承。
B. 关于扎根基层方面:
名言警句:
一、王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二、 李克强——万事民为先、做官先做人、为政守清廉。要做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心地清静、品行端正的人,做为民、亲民、利民,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人,做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人。
名人事迹:
张富清
张富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朱彦夫
朱彦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山东沂源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1947年参军,经历战斗上百次,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0次负伤,3次荣立战功。退伍后用自己的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青水秀的富裕村。他身残志坚,用残肢抱笔,历时7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写作示范】——例子可按照: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回扣分论点的方式来书写
【单个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生黄文秀,(主体)在毕业时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能够选择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处境),而她依旧选择回归家乡,奋斗在扶贫一线奉献自己,最终由于挂念父老乡亲,在返程探望不幸遇到山洪壮烈牺牲。(做法)但是她的努力,使得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了自我价值。(结果)黄文秀同志的示例是扎根基层奉献自我的典范,也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扎根基层不仅仅可以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更好地奉献自己,也能更好地在基层中实现自我价值。(启示)
【两个案例】
实干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孔子、墨子周游列国,游经讲学。他们每到一处传道授业,皆是舌耕不辍、诲人不倦。有时在一地讲学,连坐席都没有坐暖,连烟囱都没有熏黑,又匆匆去别处教育德化。孔墨广收门徒,积极传播思想和学说,是身体力行的实干家。此二人分别创立了儒家和墨家,让大成思想在世间千古流传。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让中国的天文科研水平持续领先世界20年。22年,南仁东扎根贵州山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努力创新,矢志不渝地铸造着天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要实现事业的发展,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多个案例】——可利用排比的方式
奉献是青春的底色。奉献是青春永恒不变的话题,而又这么一群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奉献的深刻内涵。不论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文秀回馈家乡、报效祖国最终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或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始终奋战在抗疫前线用毕生所学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亦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虽已年迈但始终奔波在田间地头,把群众温饱问题放在首位,让中国人牢牢把饭碗握在自己手中。他们为祖国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励志奇迹。作为青年人,乐于奉献,到国家与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一)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B类):历年重点题型和备考重点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重点 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