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2、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3、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校阅改错小技巧14、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

2、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

3、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校阅改错小技巧1

4、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校阅改错题之语序不当破解技巧1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

  很多考生在看到材料分析题时,常常会被灵活的问法、材料分散的信息难倒,觉得此类题目不好作答,其实,我们只要了解此类题型的基本考点和作答本质,所遇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调查,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并掌握客观事实的实际情况,而研究是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所获取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材料分析题常见的考点有撰写调研提纲、完善调查内容要素、判断调研工作的有效性、概括现状,以及调查问卷设计题等,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系统地收集事实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评价和应用,只要各位同学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掌握最基础的调研要素,材料分析题掌握其实并不难。

  一、明确调研目的。通常题干信息中会有提示,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展开调研,考生也可结合材料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中表示目的的语句,最终形成不同关键词的调研目的。常见形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某一事实,解决某一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特展开此次调研。考生可结合材料实际内容进行梳理。

  二、明确调研对象。围绕调研的主要对象召开,为特定主体的相关利益群体,可以联系材料进行扩展,比如相关群众,相关部门,相关专家学者等,调研对象4-5个,保证调研内容来源广泛。

  三、明确调研方式。常见的方法有文献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如查阅相关书籍、数据库检索、文献资料摘录等方法获得相关调查对象的信息;问卷法,拟定调查问卷,纸质版或电子版可同时进行,根据实际调研对象确定;访谈法,如个体访谈、集体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居民大会等;观察法,通过摄像头或实地观测的方式。请考生根据调研对象特性,选取恰当且多样的调研方式相结合,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四、明确调研内容。根据材料内容判定,分条列项阐述,可以根据调研对象适当扩展。

  以上就是调查研究的基本逻辑,不论考察方式如何变化,基本的考点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考生在作答时,注意灵活结合材料进行整合或扩展具体内容,完善细节,条理清晰并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

  标题的本质就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观点,因此,重在突出主题词、核心观点,所以可以与总论点保持立场一致、态度角度一致,若标题为对策角度总论点和分论点也为对策角度,意义角度同理。示范如下:

  一、对策式标题:你打算做什么事? 句式:在……处加要解决的问题。

  1.……要有刮骨魄力 如:开展污染防治要有刮骨魄力

  2.啃下……这块硬骨头如:啃下传统文化失传这块硬骨头

  3.……,就得对症下猛药 如:治理失德失艺乱象,就得对症下猛药

  4.不能让……永远在路上 如:不能文化振兴永远在路上

  5.……要顺着规律使劲 如:乡村振兴要顺着规律使劲

  6.打通……关节点 如:打通核心技术关节点

  7.打赢……这场硬仗/这场攻坚战 如:打赢全面振兴这场硬仗/这场攻坚战

  8.坚定不移推进…… 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9.为……凝聚强大正能量 如: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强大正能量

  10.为……注入新内涵 如:为发展议题注入新内涵

  11.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如: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2.为……划出法治底线 如:为捍卫英雄划出法治底线

  13.为……贡献新智慧 如:为全球治理贡献新智慧

  14.为……注入新动力 如:为促进中国—中东欧合作注入新动力

  15.为……把好脉开好方 如:为世界经济把好脉开好方

  16.为……筑起铜墙铁壁 如:为消费者筑起铜墙铁壁

  17.凝聚……的价值公约数 如: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

  18.筑牢……的政治根基 如: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

  19.汇聚/凝聚起……的全民力量/磅礴力量/强大正能量

  如:汇聚/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全民力量/磅礴力量/强大正能量/攻坚合力

  二、意义式标题:你想让这件事如何发展?句式:让+要解决问题+意义

  1.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如:让垦荒精神在祖国未来心底散发光芒

  3.如: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

  4.如:让高校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

  5.如: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6.如:让孝老假照进现实

  7.如:让更多围观驱散拍卖疑云

  8.如:让亚太梦想绽放新光彩

  9.如:让梦想抵达新高度。

  10.如:让法治为现代中国保驾护航

  11.如: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12.如:让和平永驻人间

  三、复合式标题:你要做什么?有何意义? 句式:以/用+对策+动词+问题/意义

  1.如:以改革之力解临时工之困

  2.如:以数据信息共享向刷单产业说不

  3.如:以重奖行业状元点亮工匠精神

  4.如:以裁判文书公开助力司法公正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

  5.如:以减贫实绩推动人权进步

  6.如: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

  7.如: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8.如:以规范执法守护法治信仰

  9.如:以党内法规促进依宪治国

  四、意义式标题: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句式:对策+是+要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总开关/及时雨/强心剂/突破口/ 防护堤/主引擎/发动机/指南针/风向标/导航仪

  1.如: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五、强调重点式:以反问句强调观点立场 句式:……岂可、怎能……?

  1.如:听证岂能屏蔽民意

  2.如:查找问题岂可拼凑

  3.如:媒体责任岂能丢弃

  4.如:城市灵魂岂可说拆就拆?

  5.如:判决执行岂能卡壳?

  6.如:干部监督程序岂能夹带私货

  六、对策式:这件事的重点是? 句式:目的+离不开+对策

  1.如:改革离不开宪法经济观

  2.如:从严治党离不开群众监督

  七、对仗式:如何做?有何意义? 句式:对仗式,对策+意义

  1.如:聚四海侨心 筑复兴之梦

  2.如:重审批轻管理 助推链式寻租

  3.如:厘清官商关系 保障公平竞争

  4.如:发扬民主优势 激活改革动力

  5.如: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

  6.如:适应新常态 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

  八、升华主题常见表述

  (1)XX中国:活力中国、创新中国、科技中国等;和谐中国、幸福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文化强国、书香中国、魅力中国等;美丽中国;法治中国等。

  (2)XX政府:服务型政府、智慧型政府、节约型政府、廉洁型政府、法治政府、学习型政府、创新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等。

  (3)XX社会: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节约型社会、诚信社会等。

  (4)政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全面、乡村振兴、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5)经济——大国制造、大国智造、制造强国、新旧动能转化、走出去、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强国、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竞争力、谱写山东经济稳中向好的新篇章

  (6)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化输出、传统文化复兴,挺立民族的脊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竞争力

  (7)社会——小康社会、文明社会、全面小康、平安中国、和谐社会、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满足群众需求,赶好民生大考,赢取群众拥护……

  (8)生态——山青水绿天蓝、生态文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校阅改错小技巧1

  在事业单位B类考试中,校阅改错题为考生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找准找全材料中的所有病句,提高得分率。

  第一步 凭借语感,通读段落。

  首先凭借自身语感,找到最容易发现的错别字,在这一过程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类型较为明显。

  1. 错别字

  孟子---子 自己---自

  戊戌变法---戌变法

  2. 用词不当

  近年来,小廖的画技进步神速,简直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3. 关联词搭配不当

  虽然西部战区的防御力量足以应对地方威胁,因此司令还是调集了一个火箭炮营以防万一。

  4. 动宾搭配不当

  在聆听了他的倾诉和无所比拟的舞姿后,他终于相信了这世界上是有仙子存在的。

  第二步 提炼主干,分析句子成分

  所谓的句子主干分为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成分有可能存在多余,有可能存在残缺,在第一遍通读的时候,由于比较隐秘,往往难以发现。

  例如: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在这一句子中,主语--学校 谓语--发出 宾语---存在缺失

  应改为: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的通知。

  第三步:造句类比

  在复杂的长句中,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较为复杂影响了对主干成分的判断,因此对句子是否存在错误把握不定。此时,可将句子的主干进行替代简化,进行类比。

  例如: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造句:由于房子采用了坚固的地基和榫卯结构,使学校师生没有遭受重大损失。

  在本句中,介词‘由于’将本该作为主语的‘房子采用了坚固的结构’变成了原因状语,因此整个句子的主语就缺失了,需删掉‘由于’一词句子才成立。

  第四步 分析逻辑

  分析前句和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否能相互承接,是否前后矛盾,是否顺序颠倒,是否因果倒置。

  例如:夏天的小虫在地里浅浅的埋着,在高寒中保持不腐,到了冬天挖出来就成了草一样的形态。

  本句中的冬天和夏天在顺序上存在了颠倒。

  真正想做好校阅改错题需要同学们做大量的专项训练,不能过多的依赖语感,还要对句子的语法结构烂熟于心,才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同学们要再接再厉啊!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校阅改错题之语序不当破解技巧1

  在校阅改错题中,多会出现语序不当问题,语序不当又包含多种错误,需要进行一一梳理和掌握。现代汉语语序的错误涉及逻辑与语法两个方面。逻辑方面主要表现在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如时间先后,因果关系等。语法的顺序主要表现在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之间,多层修饰成分之间顺序的混乱。 先通过举例说明,掌握语序不当常考错误: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示例】

  ⑥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必须发挥国 家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

  语句顺序不当。不符合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改为: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要实现从初步融 合到深度融合。

  2.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这种顺序。

  【示例】

  ?你看,鸡冠上使用了阳刻的雷纹,鸡身则为长冠凤纹,颈部为细细的卷草纹,鸡羽为大气舒展 的云雷纹,后尾则隆重地装饰了夔龙纹。

  语序不当-空间逻辑顺序不当。应为颈部为细细的卷草纹,鸡身则为长冠凤纹。

  3.范围由小到大:指界限由小到大。

  【示例】

  ?中国的青铜铸造,尤其是青铜器上繁复而多样的纹饰艺术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都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语序不当。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改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

  4.程度上:直接到间接;问题到对策;

  【示例】

  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富民强国、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

  语句顺序不当。改为扩大就业、富民强国的根本举措。

  5.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 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语序不当中的因果关系往往出现了因 果倒置的问题。

  【示例】

  ⑧应该说,正是产品的差异性造成了原产地的不同。

  ⑧语句顺序不当,因果倒置。正是产品的差异性造成了原产地的不同应改为正是原产地的不同造成了产品的差异性。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标题书写技巧1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材料分析题之作答技巧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中国   材料   调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187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