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

[本站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本文导读目录:1、事业单位公共基…

今天公考路网(gk6.cn)分享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

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

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1

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次科技革命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民法典》正式开始实施后,关于“继承权”有了不少新说法,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继承权的相关规定吧。

  一、继承权的取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继承权的丧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产的处理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被排除不属于遗产的财产性权利主要包括:

  1. 依照法律规定不能继承的财产,如国有资源的使用权。

  国有资源使用权是由特定人享有的,不得随意转让,不得作为遗产。享有国有资源使用权的自然人死亡后,继承人要从事被继承人原来从事的事业,须取得国有资源使用权的,应当重新申请并经主管部门核准。

  2. 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财产,即具有抚恤、救济性质的财产权利。

  自然人人身不可分离的具有抚恤、救济性质的财产权利,如抚恤金、补助金、残疾补助金、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这些财产权利专属于自然人个人,随着符合救济条件而享有该财产权利的自然人死亡而终止,不能转移,不能作为遗产由其继承人继承。

  不过该自然人生前已经根据此种权利而取得或应取得的部分,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在因侵权而导致自然人死亡的,虽然损害赔偿金作为遗产可以由其继承人予以继承。

  但损害赔偿中具有专属于特定人的具有救济性质的部分不得作为遗产。

  3. 自留山、自留地。

  农民个人对自留地、自留山的使用权具有专属性,农民个人死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收回。

  以上就是关于继承权的一般规定,大家要及时复习回顾哟~

  例题

  1.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一项是( )

  A. 继承人甲因抢劫罪被判入狱

  B. 继承人乙因违纪给开除党籍

  C. 继承人丙为报复杀害其兄长

  D. 继承人丁把父亲的遗嘱彻底销毁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继承法。根据2023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D项,继承人丁把父亲的遗嘱彻底销毁,属于法律规定丧失继承权的第四种情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李大爷有甲乙丙三子,李大爷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在遗产处理前,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乙明确表示要继承,丙没有作出任何表示,那么丙的行为视为( )

  A. 放弃继承

  B. 接受继承

  C. 丧失继承权

  D. 转让继承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继承法。根据2023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

  在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识是一个固定考察科目,分别为科技常识、人文常识和地理常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文历史常识板块中较为重要的考点——科举制度。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两百九十八年。

  一、科举制度概述

  1、隋朝时期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时期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科。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1)唐太宗时期: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

  (2)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始创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任用高官(吏部侍郎)主持考试,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宋朝时期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从四书五经取题,强调须以朱熹的集注作为准绳,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二、科举考试程序(明清时期)

  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会试和殿试属于一级,都是中央考试。

  1、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录取:童生通过岁试,即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2、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秋闱,每三年一次,秋季在省城举行。

  录取;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通过者,在省城内举行庆功宴。文科自唐朝起称鹿鸣宴,武科称鹰扬宴。

  3.会试和殿试(中央考试)

  (1)会试:会试又称礼闱春闱,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乡试后一年春天。

  录取:会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2)殿试:会试后,贡士名义上再应由皇帝亲自主持。

  录取:殿试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一甲只有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为赐同进士出身。在三甲内的都泛称进士。

  殿试录取者设庆功宴,文科庆功宴在宋朝时称琼林宴,明朝称恩荣宴,武科称会武宴。

  三、科举制度相关诗作和成语

  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指一个人科举考试中身兼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残句》

  春风得意马蹄尽,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高明《琵琶记》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处。——范公偁《过庭录》

  【解读】对于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多为识记性的考察方式。题型设置可简单可复杂,总体来说,难度一般。

  【试题演练】

  1.(单)我国到了明朝时期已形成完备的四级科举考试制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院试

  D.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答案】D。

  解析:明朝建立了非常完整的科举考试制度,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县级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是童试的第三级考试,录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又叫秋闱,是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称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是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称为贡士。殿试也是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称为进士。四级科举考试制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1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人文科技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文学——三曹

  (1)曹操:《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

  (2)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典论》是现存最早的文学专论

  (3)曹植:《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

  (二)小说

  (1)《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整理,有“干将莫邪“、”董永“等神话

  (2)《世说新语》:南朝宋时期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三)史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主要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是罗贯中 创作《三国演义》的基础之一

  (四)陶渊明、诸葛亮

  (1)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2)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诫子书》

  【例题】

  1.(判断题)“三曹”指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和曹植的《洛神赋》都很有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解析】“三曹”是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但《观沧海》和《蒿里行》都是曹操的作品。《蒿里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的诗作。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湖北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三次科技革命1

  如果说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的话,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就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在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数个领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生物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科技突破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为尽快结束二战,减少军人重大伤亡,1945年,美国地试制原子弹,并将其应用于轰炸日本广岛、长崎,为加速二战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1952年,美国又试制氢弹。1954年6月,苏联建成第一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电站。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使得人类获得了储量巨大的相对清洁的能源。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火箭技术较为领先,也储备了一定的人才,这些技术在战后得到了和平利用,也就是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空间技术的新纪元。1959年苏联又发射了月球2号卫星,使之成为人类最先送上月球的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太空。但美国也没闲着,1969年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个可以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同样是重大的科技突破。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全球互联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类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不降反升。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例: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其主要标志是()。

  A.19世纪70年代;电子、火车、飞机

  B.20世纪50年代;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

  C.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通

  D.20世纪70、80年代;基因工程、电子计算机

  【答案】B。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典》中继承权的一般规定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标签:继承人   继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公考路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k6./wenda/11634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