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计分规则 ♂
行测得分是通过加权评分的,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评分规则。
国考行测总分为100分,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及数量关系等五个部分,计算分数时使用的是加权得分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考后算分,作对的人多这道题分数就低,所以每道题的分数并不是固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实际的行测分数和自己估计的分值有差别的原因。
在备考中,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而非填鸭式的学习。备考时建议利用1-2个月的时间研究行测各模块的解题技巧,并且熟练运用之。虽然行测考察的重点并不是解题,但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对我们提高行测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是有帮助的。在这期间除了训练自己大脑的逻辑思维速度、大脑耐力、抗压力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符合自己的解题策略。
行测主考内容。
中央、国家机关公布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行测难度很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AAT)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 ♂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共计分;
2.数量关系:总共10个题目,每个题目2分,共计20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共计24分;
4.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5.判断推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分,共计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行测如何做呢?
题海战术是基础,但是总结经验更重要。
尤其是行测,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做题规律,多反思总结每个模块同一种题型的错题原因和正确答案解题思路、技巧使用。一般来说,在集中刷题后一定要抽时间进行复盘总结,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仔细反思当时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补短板,讲顺序。
经过一段时间的刷题后,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自己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如果说复习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那么你的复习就是无效的,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补短板,补了短板,才能提高分数。
比如你擅长做言语理解,但是不擅长判断推理,那么你的复习重点肯定是要多去刷判断推理,因为判断推理的技巧性很强,掌握了相应的技巧,提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种情况下,你的优势在于言语理解,你的短板在于判断推理,那么显然你的复习重点就在判断推理上,同时,言语理解作为自己擅长的模块,也要加强练习,让强者更强才行。
所以通过复习,找到自己的短板,并弥补得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提高行测的分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记分标准 ♂
行测分值分布:
数学关系:分/个(15个总分12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分/个(40个总分32分)
定义判断:分/个(10个总分7分)
逻辑推理:分/个(10个总分8分)
类比推理:分/个(10个总分5分)
图形推理:分/个(10个总分6分)
常识判断:分/个(20个总分10分)
资料分析:1分/个(20个总分20分)
该分值参考了历年国家考试真题及地方的常见分值分布,旨在能够帮助考生了解试卷分值比重。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提醒考生:行测分值会根据其题目数量及难度进行调整,该分值分布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标准。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方式: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笔试: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
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测分值
公务员考试行测讲义 ♂
公务员考试行测讲师考试 ♂
这两天刚听步知的课,第一感觉就是太有魔性了!头一回听课听到睡不着觉的亢奋状态!比某些线下培训班好太多! 羚羊老师:建立了行测的思维体系,让五大模块融会贯通,完成了从术到道的转变,这才是行测学习的终极要义!
标签:科目 判断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