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公务员道德规范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C】
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BCD】
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有【ABCD】
A.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
C.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D】
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
C. 党的法律意识 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BC】
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
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之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精练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的哲学观点主要是( )
A.万事万物是联系的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C.抓住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
D.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精练2】下列党的会议最早提到要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之二,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
【精练3】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
A.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
B.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物质决定意识
【精练4】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开创了新纪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之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我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精练5】下列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D.“三农”问题不光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精练6】 建国后?熏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大步骤。这四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