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6年1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及十大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强调,要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基础。
【标准表述】
[内涵]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现状分析]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
智能制造推动经济富民。世界工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制造业逐渐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一个产业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的过程,产业链的集聚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加速人才的集聚,同时智能制造更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推动创业加速兴起,加快创业富民的进程。
智能制造推动生活富民。随着时代不断变革,技术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向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发展,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加便利,智能制造也给出了答案。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技术转化为了智能产品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家居智能系统、车载智能语音系统、智能机器人等,这一系列的智能产品的问世,对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生活更加智能、便利,智能制造可以让人民群众拥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智能制造促进改善民生。江苏省作为全国工业强省和物联网研发中心的所在地,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先天环境,将会加速工业与智能的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民生的改善。同时,在民生各方面,也可以融入智能制造,例如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将智能制造的产品利用到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中,让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智能化。
[参考对策]
专家总结: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激发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公平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智能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式的创新突破。坚持互利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针对制造业薄弱与关键环节,系统部署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试点示范、标准化、工业互联网建设等系列举措,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坚持遵循规律、分类施策。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引导行业循序渐进推进智能化。针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差异,加强分类施策、分层指导,加快推动传统行业改造、重点领域升级、制造业转型。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