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日前发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供给侧、葛优躺、套路、蓝瘦香菇等流行语入选。每一句流行语都代表着一起事件、一种情绪,在流行语身上能够看到时代的丰富多彩,以纵向眼光品读,更会读出一种进步。
不过,面对风起云涌的网络流行语,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直言不讳地说,有些网络流行语挺幽默,让人有美好的感觉,但“有些词让我特别的反感,比如‘小鲜肉’,哪怕你直接谈对性的欲望都比谈‘小鲜肉’好听”。
综合分析
[意义]
语言文字是有价值、可利用的资源。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语言资源丰富。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文字,建设开发国家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利于展示大气包容、兼收并蓄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确立并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符号,是社会存在的镜像。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语言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色彩与温度。类似“小鲜肉”这样的词汇,经由互联网传播,业已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网络语言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道理亦不复杂:一方面,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人。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已成为生活的必备。另一方面,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迅速——因为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而新媒体则原始而粗放得多,更为山呼海啸、泥沙俱下。
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个年头了,语言在网络化进程中,既在承续和扬弃,也在裂变和重生。就像王蒙所说:“老的语言也许沉淀了几千年,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语言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有人适应这种变化,有人讨厌这种变化。有些词流行过一阵就灭亡了,这样的自生自灭是很正常的。”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