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界定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要界定问题或原因。 这里澄清一下问题和原因。 原因本身也是问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所以,这里的问题实际上也包含了原因,以下统称为问题。 关于问题的界定方法,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概括问题;二是分析问题。
(二) 提出对策
此步骤提出的对策主要以问题为依据,至于对策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结合给定资料,也可以主观发挥。 对策的写法大体有两种,为宏观对策和微观对策。 近几年申论考试中比较侧重考查微观对策。 其实微观对策和宏观对策只是相对的,微观对策就是针对一些相对具体的小问题提出的对策,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微观对策要求对策的内容更加深入具体一些。 微观对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给定资料中的对策往往不全,需要考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推理想象去补充。 微观对策往往对答题者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当然相应的分值也比较高。
(三) 对策检验
这一步也就是对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常识性进行判断。
所谓对策的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出方案。 要求对策与所给材料的倾向性相吻合,在实施对策方案时,要切中要害。 形象地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一个萝卜一个坑”。
所谓的“锁”和“坑”就是存在的问题;“钥匙” 和“萝卜” 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果不能使你所提出对策的指向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相一致,那么你的对策就是无效的。
所谓对策的可行性,也就是提出的对策要从实际出发,具有实现的可能,不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妙谈三千却百无一用的建议是答题的大忌。 可行性对策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要符合虚拟人物的身份;二是符合政府职能,具有可操作性。所谓对策的常识性,也就是对策必须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如果对策违背了上述的任何一项,都缺乏可行性。
(四) 分条作答
对策题的答案结构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来作答,字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分段,但要注意条理和角度。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