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务
“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天下兴行在于民趋于正。”古往今来,从文景之治到贞观盛世,再到康乾伟业,历朝历代,王朝更替,都反映一个真理:唯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才能政权稳固,国泰民安。
反观当下,君不见时下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君不见当下医疗,医患矛盾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层出不穷,令百姓苦不堪言;君不见当前住房,天价房屋令百姓望“房”兴叹,诸多民生问题已愈演愈烈,已触动国家安定之底线、已威胁政权稳固之根基,已动摇百姓幸福之根本。因此,关注百姓需求,解决民生问题已是民心所向。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电影下乡、基层休闲大广场的新建、村村通道路的通行,都说明国家加大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然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从基层影院匮乏,造成群众生活枯燥,到基层文化活动凋零,导致群众难以提升修养,再到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中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需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发达国家为例,重视发展立体化交通,构建地铁、轻轨、公交为一体的交通体系,规定几百米内必须能够换乘,实行一票制,降低出行成本,减轻出行压力。因此,我国实现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必须学习西方经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老人曾构建的“大同社会”就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民生目标。然而,反观当下,养老方式单一,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难以适应421家庭结构的养老需求;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加剧医疗资源的争夺,引起地区之间矛盾;社会福利难以发挥调解贫富差距的作用,导致两极分化日益凸显。由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极力完善公共服务,学习英国做法,实行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针对不同阶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住房是民生之所,改善民生服务需要促进教育、就业、住房的发展。然而,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南门难出贵子现象屡见不鲜,加剧了贫富差距;时下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知识人才数量远远高于现存知识岗位的供给;当前房价居高不下,虽实行限购,但仍难以满足部门群体的安居要求。因此,推动民生发展,必须优化公共服务,以美国为例,为实现教育公平,实行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政府发行公债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向贫校供给;将教育经费的增量去弥补贫校的资金不足。以此解决教育不公现象。为此,我国也需学习,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从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再到善政之要,惟在养民。民生是维护群众生活的基石,是维持社会稳定的良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改善民生建设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 无相关信息